分类
塔夫茨大学新闻

为什么中国经济放缓?

A construction area with many high rise apartment buildings, with cranes rising from some of the buildings. Increased state intervention in the Chinese economy has led to productivity declines

本文最初发表在Econofact上,这是一份无党派出版物,旨在为全国经济和社会政策辩论带来关键事实和精辟的分析。 EconoFact由弗莱彻学院(Fletcher School)国际经济学教授迈克尔·克莱因(Michael Klein)监督

问题

过去四十年来,中国经济的增长是过去几个世纪中最具全球变革性的事件之一。从1979年开始,中国已经从农业经济转变为以服务和工业为主的经济,中国今天已成为世界最大的贸易国。

然而,最近,这个“增长奇迹”出现了减弱的迹象。甚至在该国因新冠疫情而停摆之前,由于人口逆风、房地产行业出现放缓以及国家主导的经济决策重新出现,经济增长就已经开始停滞。权力的集中加剧了与中国西方伙伴关系的恶化,进一步威胁到中国的增长前景。

2010年代,中国政府开始在私营企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加剧了与西方关系的恶化。

graph that shows the decline in China's productivity rate

图:EconoFact

事实

在四十多年的时间里,中国从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1978 年实际人均 GDP 仅为 156 美元)到 2022 年实际人均 GDP 为 12,720 美元,跻身中高收入国家行。考虑到该国的人口规模、广阔的领土和巨大的异质性,这种增长尤为惊人。

根据世界银行制定的国民收入标准,中国于2001年成为中等偏下收入国家,并于2010年转变为中等偏上收入国家。将中国的实际人均GDP与美国的购买力平价(PPP)进行比较,考虑到两国生活成本的差异,中国已从1990年占美国人均GDP水平的4.1%增长到2022年美国水平的28.4%。

中国经济增长的奇迹在很大程度上是中国接受市场化改革和全球化的结果。 1978年与美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为良性循环铺平了道路,即中国内部改革逐步分散经济决策权,引入市场作为日益重要的资源配置机制,打开外国投资的大门,大幅增加国际贸易,这反过来又有助于促进进一步的市场化变革。

第一项重大改革是实行家庭责任制,赋予农民更大的决策自主权。在1980年代,在沿海地区建立了经济特区。加上新的“门户开放”政策,这些园区吸引了外国投资,并尝试了以市场为导向的政策。此外,从1979年开始逐步实施价格改革。

1992年,中国共产党在十四大上正式将市场经济理念纳入中国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新的改革——包括改变国有企业、法律制度、财政政策和中央银行,以及建立要素市场、社会安全网和个人所得税——使混合市场体系成为经济的主要运行体系,而不仅仅是中央计划的补充。

这些全面且具有历史意义的市场导向改革促成了中国于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这进一步承诺中国进一步实现市场自由化和融入全球经济。中国的全球贸易猛增,到2007年,其出口占GDP的比重已上升到32%。

直到2007年,生产率的大幅提高推动了中国的经济增长。 从1990年到2007年,中国的生产率以平均每年4.5%的速度增长。生产率增长最快的时期是1980年代中期乡镇企业的快速增长、1990年代中期的国有企业改革以及2001年中国加入WTO后中国对外贸易和外商投资的爆炸式增长。

劳动力从农业向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大规模重新分配,以及资本从生产率较低的国有企业向生产率较高的私营企业的大规模重新分配,促进了生产率的增长。

自2007年以来,中国的生产率增长一直停滞在每年1%左右。 2007-2009年的全球金融危机源于美国房地产市场次级抵押贷款的大规模违约,动摇了中国对西方式金融体系的信心,并可能成为国有企业复兴的催化剂。

在2008年之前,中国地方政府是不允许借款的;但4万亿元人民币的刺激措施允许地方政府通过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借款,成为投资的驱动力,排挤了私营部门的投资。2008年推出的4万亿元人民币刺激计划,以及随后的基础设施投资和房地产热潮,使中国的经济增长率维持在每年10%左右,直到2011年。但这些债务融资投资也为中国开发商和地方政府目前面临的债务问题埋下了种子。

从2010年代开始,中国政府开始在三个方面对民营企业发挥更大的作用。 首先,政府开始控制许多私营公司的小股份。虽然100%国有企业的份额随着时间的推移一直在下降,但从2012年到2017年,拥有至少10%国有股份的公司份额从大约50%上升到60%。

其次,中国党的领导人在公司治理中发挥了更大的作用。2002年,只有不到27%的私营公司拥有党的小组。但到2018年,中国监管机构将成立党组作为任何公司在国内证券交易所上市的要求。中国最高领导人越来越明确地表达了他们对党对私营企业更多参与的期望,呼吁中国共产党小组更好地了解私营企业并与之互动,并帮助“改善其公司治理结构”。

最后,从2020年开始,中国领导人开始对中国国内企业采取比以往更强硬的监管路线。例如,2020年11月,在阿里巴巴董事长马云发表讲话批评中国金融监管机构过于保守后,蚂蚁金服的IPO突然暂停。虽然大多数打击行动都有监管理由,但这些规则并不是经过中国通常的深思熟虑而推出的,而且被许多人认为是武断的,有选择地针对某些行业和公司,主要是私营企业,而不是国有企业。

研究表明,中国日益规范的产业政策在提高生产率方面可能收效甚微。 一些研究发现,政府补贴并没有带来提高生产力的突破。例如,对超过某些研发投资门槛的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非但没有鼓励创新,反而导致行政支出被重新贴上研发的标签。

另一项研究发现,几乎没有证据表明中国政府在分配补贴时一直在挑选赢家;而且,日本经济史研究者发现,当一个国家试图迎头赶上时,产业政策可能有效,但当一个国家旨在引领前沿时,它不太可能有效(见此处)。

此外,国有股权的存在、国有机构在公司治理中的存在增加以及监管打击的增加,使得国家干预在异常情况下更有可能发生,例如,当政权稳定或国家安全受到威胁时。中国政府最近倾向于迅速设计政策掉头,这损害了人们的信心。这种可能性使中国企业更难吸引外国投资,并成为TikTok和华为等中国企业拓展国际市场的主要障碍。

在与美国领导的西方国家关系恶化的情况下,中国领导层进一步转向更加集中的决策,并放慢了中共十八大三中全会通过的以市场为导向的改革议程的实施。 从1979年到2008年,美国和中国一直保持着接触和友好。偶尔的突发事件是通过外交手段处理的,对长期温暖的双边关系几乎没有造成损害。然而,今天,美中关系正处于过去40年来的最低点。

这种变化在奥巴马总统2011年的“重返亚洲”中变得明显,并随着特朗普总统的反华竞选言论和2018年发起的贸易战而加剧。两国之间的经济关系现在与国家安全问题交织在一起。

美国对中国企业的对外投资和来自中国的入境资本流动都实施了限制,以防止来自中国的知识产权盗窃。2020年,由于与疫情相关的中断和中美关系紧张局势加剧,中美双边直接投资总额降至159亿美元。这些限制,加上美国对半导体和智能手机处理器等关键技术产品的禁运,进一步阻碍了中国公司的增长,尤其是华为。

这意味着什么

中国的增长奇迹是由以市场为导向的改革和中国以前封闭的经济向世界开放所推动的。

中国目前面临着重要的结构性问题,例如生产率增长放缓和人口老龄化威胁到未来的增长前景,而不仅仅是从疫情引发的冲击中复苏和建筑业的严重萎缩。

然而,这些结构性问题可以通过市场深化改革得到更有效的解决,如果真是这样,我相信中国在未来10到15年内可以继续保持每年高达6%的增长潜力。

然而,中国能否实现这种增长潜力,可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人如何管理其内部政治经济——特别是国家是否继续在经济决策中发挥重要作用——以及中国与美国领导的西方国家之间的关系,这将决定中国获得外国技术、资金和市场的机会。

如果领导人继续从市场化改革转向集中决策、自上而下的计划资源配置和边缘化私营企业,那么生产率和经济增长可能会进一步恶化。中国、美国和世界都将因此而受苦。

方汉明是宾夕法尼亚大学约瑟夫·科恩(Joseph M. Cohen)经济学教授。

本分析基于方汉明在阿斯彭经济战略集团2023年政策卷建设更具弹性的美国经济》中的“中国经济将走向何方?全文可以在这里找到。

graph that shows the decline in China's productivity rate

新闻旨在传播有益信息,英文版原文来自https://now.tufts.edu/2023/11/20/why-chinas-economy-slowing-dow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