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新闻

《跨越大分水岭》

从1968年到198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始实施一项计划,将1700万城市青年送到农村社区“再教育”——在农村集体农场或国有农场劳动。

被称为“落魄青年”的困境已经被记录在书籍、电影、艺术展览等等中。然而,这些报道主要集中在城市青年的受害上。

但是,剑桥大学出版社(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出版的新书《跨越大鸿沟:1968-1980年毛泽东时代的青年运动》(Across the Great Divide: the sentdown Youth Movement in Mao’s China, 1968-1980)对毛泽东缓解城市失业问题、为中国偏远地区的贫困社区提供劳动力的计划做出了惊人的原创评估。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UC Santa Barbara)的亚洲研究教授赵小建和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UC Santa Cruz)的历史学教授艾米丽?

“以前的文学作品都是从城市的角度出发的,”16岁的赵说。

《跨越大分水岭》从一个不同的角度重新书写了被流放青年的历史。赵和霍尼格在偏远省份的县政府档案中发现的文件显示,毛的宏伟计划是失败的,而不是简单的剥削和牺牲。

青年运动的许多问题对赵来说已经不是秘密,他很幸运地在24岁时回到上海上大学。将数百万不情愿的年轻人送往偏远社区的后勤问题、住房和食品的短缺,以及流离失所的城市居民与当地农民之间的文化冲突,从运动一开始就困扰着该运动。

然而,在官方的描述中,中央政府把这场运动描绘成一次巨大的成功,任何问题都要归咎于当地的“干部”。

赵说:“当人们听到这个词的时候,他们认为这些人是全能的政府官员。”但大多数干部都是农村生产大队的队长。这些是由村民选出的低级官员;他们甚至没有领取政府的工资。”

然而,干部们很容易成为替罪羊。

“应该受到责备的是当地人,”赵说,并列举了他们的错误。“他们没有为城市青年提供足够的食物、足够的住房和医疗保健,也没有帮助他们谋生。最糟糕的是,他们后来被描绘成对下狱青年的虐待者。对下野青年的虐待最终成为了下野青年运动在文学、艺术作品和电影中的一个中心主题。

与此同时,干部和地方官员报告了运动中存在的许多问题,并开始告诉政府,他们没有办法解决这些问题。

“他们报告说,他们试图解决的一些问题是不可能的,”赵解释说。“他们说这是‘一个无法解决的问题’,因为贫穷的条件和贫穷是农村现实的一部分。赵说,这些由基层官员撰写的报告“为制定政策的政府领导人提供了信息。”如果农村社区解决不了农村青年遇到的问题,唯一的办法就是终止这个项目,把青年送回城市。”

“城乡差距限制了地理流动性,”赵解释说。“户籍制度阻碍了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这就像移民到另一个国家。一旦你放弃了你的居住,你就不再是这个城市的一员,也没有资格获得工作;在那些日子里,扭转局势是极其困难的。”

赵说,到1976年毛去世的时候,这场运动已经慢了下来,农村和城市的官员都找到了创造性的方法来帮助城市青年离开农村。1980年,在国有农场的年轻人抗议后,中央政府正式终止了整个项目。

对于大多数被下放的年轻人来说,这个项目的正式结束来得太晚了。由于文化大革命,赵那一代的大多数年轻人都没有机会上大学。

幸运的是,赵通过文革后的第一次高考考上了大学。她喜欢学习数学。然而,她知道自己无法与那些高中毕业生竞争,于是她申请了社会科学,并被复旦大学录取,复旦大学为她提供了一张回老家上海的机票。无论如何,她都是一个极不可能成为大学生的人。在她被送下去之前,她的教育已经在小学结束了。“我很幸运,”她说。

“我当然在那里,”赵说,“但这本书不是关于发生在我身上的事。我不会说我的经历不重要。他们过去是,现在仍然是。十几岁时,我从舒适的上海搬到了贫困的农村地区,这让我对特权和不平等有了理解,而这两者都是我目前工作的中心关注点。

“作为一名社会历史学家和民族研究学者,”她继续说,“我研究了美国基于种族、性别、阶级和移民身份的社会等级制度的形成,这极大地影响了我对下坡青年运动的看法。”

这本新书认为,在毛泽东时代的中国,由于中央计划经济政策下物质资源的不平等分配而扩大了巨大的区域鸿沟,使得城市中心的特权以牺牲农村社区为代价。“下狱的青年运动几乎没有对这种分裂妥协,”赵说。“如果说有什么区别的话,那就是它延续了城乡居民之间的差距。”

新闻旨在传播有益信息,英文原版地址:https://www.news.ucsb.edu/2020/019782/across-great-divide